有调查显示,近年来,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到2.87亿,其中未成年网民超过50%,大部分的未成年人使用网络都是在玩游戏。而玩游戏成瘾导致的学业荒废、隐患等层出不穷的案例更是让父母们将游戏视为洪水猛兽,使用各种手段极力制止孩子玩游戏。
在没接触少儿编程之前,有很多家长会总抱怨:正在读初中的女儿放学一回家就找出手机玩游戏,每当劝说时,她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搪塞。“我们班好多同学都玩,我为啥不能玩?”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已经有了逆反心理。这个阶段,如果家长粗暴干涉甚至限制孩子的人身自由都只会适得其反。其实就事实而言,除了某些极个别案例外,酷叮猫觉得其实孩子玩游戏这件事情并不可怕,只要家长能够正确地引导、恰当地满足孩子的需求,玩游戏也不是一件坏事。
近年来,“游戏化学习”(Game-based Learning)已经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词汇,也有学者将其称为“玩中学”。早在1970年代就有类似的游戏化学习横空出世,那是一款叫做“俄勒冈小道”的西部冒险游戏。在这款游戏中,你需要带领一个家庭向西旅行,随机出现重重困难,包括强盗、自然灾害等等,你必须具备打猎、捕鱼、采集等技能,随着游戏的不断深入,你将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如何独立思考,如何做出合理的决定,以及如何朝着一个目标努力。
这款曾经风靡一时,直到现在也是不少电游玩家“必备技能”的游戏,正是游戏化学习的典型代表之一。70年代至今,将近50年的漫长的岁月中,游戏化学习模式的发展已经颇具规模,而编程恰恰就是这种游戏、思考、学习相结合的产物。
那么究竟编程是如何让孩子游戏化学习的呢?酷叮猫少儿编程为大家来解析一下:
1、沉浸式、引人入胜的学习方式
若说孩子爱打游戏,这个一点也不奇怪,游戏制造者在生产游戏时的目标就是----“让人沉迷其中”。绝大多数成年人尚且会深陷而不能自拔,更何况是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的孩童。孩子有爱好便是好事,家长只需适当的引导,便可以让孩子将玩和学习结合起来。当学习很有趣的时候,孩子们就会喜欢上学习。
基于编程制作游戏的学习,就是将孩子的学习与强烈的积极情绪相结合。它不仅仅有游戏化的乘法练习、数理知识、英语练习,还包括沉浸式的、引人入胜的编程游戏,在这些编程游戏中,孩子们走出自我,从角色或叙述者的角度看待问题,这种学习可以让孩子们在数字空间中解决问题和思考。
2、高度个性化的协作活动
编程游戏可以用来教任何东西,从英语到解决问题,再到代码。编程可以在一节课里,教会孩子数学、物理、音乐、美术,多方位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和艺术修养。勇敢地去尝试,试着花一小时上一堂课,你会惊讶孩子在一小时钟里学到的东西。因为孩子们喜欢一起谈论和玩游戏,编程更是调动了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基于游戏的编程学习既可以成为一种高度个性化的体验,也可以成为一种协作活动。
3、学习更多的内在动机
杰出人物在磨砺自身技能,在逼着自己发展,特别是发展那些在他们所在行业和领域中十分的技能时,往往会感受到巨大的个人成就感,这也是他们永远不会感到厌倦的原因。
而编程的学习正是在“创造一个学习的内在动机”,孩子们对通过编程制作游戏所取得的进步感到自豪,这是他们在制作游戏、玩游戏时学到的知识所带来的成就感。以编程游戏为基础的学习所提供的一致反馈和心理表征使其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积极性。
酷叮猫认为编程的游戏化学习帮助孩子们负责他们的知识输入,他们做出选择,测试想法,并练习迭代技能。这种学习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它将教育变成了一种冒险,将游戏的魔力引导到学习中,并培养了孩子对发现的终生热爱。